從八十年代初開始,根據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對人才的多層次需求,按照中央關于教育結構改革的精神,常熟市的職業教育迅速發展。25年來,在數量發展的同時,常熟市的職業教育經歷了三個質提高階段:其標志是八十年代中期建設主體型職業中學,九十年代前期創建國家級、省級重點職業學校,九十年代后期組建職業教育集團。而常熟市職業教育中心的啟用則標志著,常熟市的職業教育將在高起點、高平臺上,得到新發展、新提高。
所謂“高起點、高平臺”。一是本市職業教育領域已經積聚了較為厚實的優質教育資源:有2所國家級重點職業高中,1所省級重點技工學校,1所省級示范廣播電視大學;二是職業教育事業穩步發展,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已經占了高中階段學生人數的半壁江山,為普及高中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,并不斷向高等職業教育延伸,為高等教育大眾化發揮了作用;三是啟動了現代職教制度實驗,已經初步形成了一些示范專業、優勢專業,培養了一大批“一專多能,社會歡迎,企業搶手”的技能型應用人才;四是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學歷達標、專業對口、結構合理的教學隊伍,和具有現代教學思想、管理理念的職業學校管理隊伍。常熟市職業教育中心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,整合優質職業教育資源組建的新型學校。
如何實現“新發展、新提高”。一是辦學指導思想有新的提升,要進一步確立以人為本思想,堅持“以市場為導向、就業為目的”的辦學思路;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,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,服務于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。二是學校管理模式有新的突破,從有利于體現職業教育特點,走專業內涵式建設道路,凸現學校的專業特色出發,強化系部管理職能,建立“系部為主,處室服務”行政管理體制,從而實現嚴格管理、高效管理。三是學校質量效益有新的提高,要切實轉變教育思想,緊緊圍繞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、創造能力這一主題,貫徹“教學做合一”的原則,與時俱進強化課程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實現“社會滿意,學生就業率高,發展潛力大”這樣的最終目標。四是學校的事業規模有新的發展,繼續把普及高中教育、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,作為學校事業發展的目標要求,以穩定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基礎,加快發展高等職業教育,使學校成為常熟地方經濟高素質勞動力、高技能復合型人才、國家技能型緊缺人才的培養基地。五是學校社會影響有新的拓展,要以打造骨干示范專業為抓手,在具備一流校舍的基礎上,建設高水平的實習實訓基地,開展卓有成效的教育科研,創建名牌學校??梢灶A見,常熟市職業教育中心不但要成為常熟教育的窗口,而且能成為蘇州市、全省乃至全國示范性職業技術學校。